釣魚郵件是一種社交工程攻擊方式:攻擊者偽裝為可信賴的組織或個人,例如銀行、公司 IT 部門、熟悉的服務提供者等,透過電子郵件誘導收件者點擊惡意連結、下載惡意附件或提供敏感資訊(如密碼、帳戶資料等)。根據 NIST 定義:
“Phishing 是透過電子郵件或網站的欺騙性邀請,試圖取得敏感資料(例如銀行帳戶號等),寄件人偽裝成合法業者或可信任人士。” (NIST: Phishing Glossary) (維基百科)
這些郵件常見特徵包括偽造寄件地址、仿冒網頁、強迫性語氣、附件或連結誘導等。
紅旗清單檢核表是一組系統化的項目,用以辨認郵件中可能為釣魚攻擊的可疑特徵。收到郵件時,可依這些項目逐一檢查是否有異常。如果符合多項,應提高警戒或暫緩動作。多數資安訓練與組織防禦策略中都會用這樣的檢核表來培養辨識能力與回報流程。IT Governance 和其他資安資源在其指引中列出許多「釣魚郵件紅旗」供員工與學員參考。(Coursera)
若任一項成立,應暫停操作,進一步查證或聯繫官方管道,切勿直接點擊可疑連結或附件。
編號 | 檢核項目 | 怎麼檢查 / 示警理由 |
---|---|---|
1 | 發件人地址可疑(偽造或拼字錯誤) | 檢查完整電子郵件地址/域名是否為官方;偽造或拼錯域名極可能是釣魚誘餌。 |
2 | 要求提供敏感資訊(密碼 / OTP / 金融細節) | 正規機構通常不透過郵件直接索取此類資訊。 |
3 | 緊迫或威脅性語氣 | 使用「馬上處理」、「否則帳戶將被鎖定」這類語句誘導慌張。 |
4 | 顯示鏈結文字與實際 URL 不一致 | 懸停或複製連結看真實目的地,確認是否與顯示文字/品牌一致。 |
5 | 附件格式不明或可執行型 | 若附件為 .exe、.zip、.scr 等,且沒有預期來源,勿開啟。 |
6 | 泛稱稱呼或呼叫方式與以往不符 | 例如 “親愛的客戶” 而非個人姓名,或品牌風格異常。 |
7 | 拼字錯誤/語法怪異/排版粗糙 | 語言方式不正確或排版與官方郵件風格不一致,是誘餌常見信號。 |
8 | 強調緊急性或威脅後果 | 利用時間壓力或懲罰/後果來逼人快速反應。 |
9 | 附件或連結為未知或不預期來源 | 如果來源不熟悉或未曾有此互動背景,更要慎重。 |
10 | 郵件驗證機制失敗(SPF / DKIM / DMARC) | 若能檢查郵件標頭,且這些身份驗證機制未通過,為高危險信號。 |